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曾在此開坊釀酒。后人留有“暢飲高爐老君酒,神仙相陪天上游”的美好傳說。東漢末年,曹操與諸侯爭霸,在家鄉操練弟子兵,筑爐鍛造兵器,高爐林立,爐火熊熊,高爐地名由此而得。為犒勞三軍,曹操設坊燒酒。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加上民間酒師技藝高超,高爐酒名聲大噪。隨著朝代更替,高爐酒業幾經興衰。清末,高爐酒在南洋品酒會上獲得大獎,享譽日本、朝鮮和東南亞諸國,迎來又一次繁榮。一時間,渦河兩岸酒坊遍布,酒香撲鼻。末代皇帝溥儀的胞弟溥杰揮筆提下:“漢三杰聞香下馬,高爐酒十里飄香”的贊語。
徽酒,可上溯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。中國原始第一村——尉遲寺”的考古發現,將中國白酒史增厚千年!尉遲寺往西,沿渦水20里的高爐鎮,史載貨足物良,街興埠旺,水豐林茂,貨通九州,民舍充盈谷滿倉,糧食自然發酵,釀泉為酒,徽酒古鎮漸揚名天下,至元朝,酒稅三千貫,列首。
清道光年間,徽商鼎盛,資財巨萬,占舉國七有四,其不以利為利,以誠為利,行天下,三年一歸,美譽“徽駱駝”。
清時乾隆八旬大壽,徽商引眾徽班進京賀壽,徽劇藝壓群芳,成京劇之父?;站?,亦藉徽商之勢躍為宮廷貢酒。
徽酒、徽商、徽學、徽劇、徽硯、徽墨、徽筑、徽雕、徽茶、徵菜,漫漫兮千年長盛不衰,浩浩然顯赫于中華大地。